甘肃省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真题

松鸽人才引进
2024-12-06

事业单位的面试真题少不了对社会热点现象的解读,负面现象的解读难倒了很多同学,今天松鸽人才引进给大家带来了甘肃省的结构化面试真题以及参考答案,一起来做做吧。

1.近日,某机构公布了最新一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73所野鸡大学被曝光。这是该机构2013年以来第5次披露虚假大学名单,累计数量已达400多所,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野鸡大学数量惊人。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当前,野鸡大学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对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野鸡大学”不断滋生的背后,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有利可图。在骗子们的眼里,“大学”不仅是金字招牌,更是一块肥肉。只要拿“大学”当幌子、作诱饵、揽生意,就会有人趋之若鹜,就会有人上当受骗,当然也就有利可图。二是有机可乘。“野鸡大学”在线上线下打广告、做“推广”,堂而皇之地招学生、卖文凭,与相关政府部门监管缺位、查处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这使得骗子们有机可乘,给了“野鸡大学”生存的空间。三是学历崇拜。“野鸡大学”横行,有着很深的文化根源。在某种程度上讲,“野鸡大学”滋生不绝的背后,有着崇拜文凭、迷信学历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且不说升学、求职、就业,就是晋级、升职、考

核等,文凭和学历都是必不可少的硬条件。“野鸡大学”也因此有了赖以滋生的文化土壤。

可见,要把“野鸡大学”打回原形,遏制其野蛮生长,还需多管其下:

第一,加强宣传。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阶段,学校、政府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提醒其报考大学时要仔细甄别、求证,一定要到当地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正规网站报考。同时,要持续公布已发现的“野鸡大学”名单,不让考生和家长受蒙骗。

第二,加大打击力度。对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

生的“野鸡大学”,政府教育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和加大相应的打击惩治力度,以便尽可能地减少其“混淆视听”、招摇撞骗的机会和可能。

pexels-photo-374006.jpeg


第三,培养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要想有效遏制“野鸡大学”泛滥,还须进一步铲除滋生“野鸡大学”的社会文化土壤,努力构建“不唯文凭”“重学历更重能力”的理性人才观和相应的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体制机制。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